小报排版第499期【语文学人·魏本亚专辑】语文“学案”教学实验的教育学阐释-张玉新导师工作室

第499期【语文学人·魏本亚专辑】语文“学案”教学实验的教育学阐释-张玉新导师工作室

导读
语文“学案”教学实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本土化的教学改革实验,这种实验凸显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凸显了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设计的特质,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学案”正在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是“学案”的表征、价值以及教师个性等问题随之凸现出来,亟待研究者关注。
作者简介
魏本亚

魏本亚,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高校文科教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人民教育家指导专家,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指导专家,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研修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培专家,国家中职语文课程标准组专家,国家语文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组专家;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魏本亚作品
语文“学案”教学实验的教育学阐释
原载于《课程 教材 教法》2011年2月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初衷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概言之包括六个方面:“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的建构与应用;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完善;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和完善;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1]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年历程,实践者凭借着自己的教育智慧研发了语文“学案”这种“实验”,很好地解决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这种实验最初由少数几所学校开展,然后逐渐传播,目前已经扩展到二十余个省市。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草根式的教改实验何以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这正是许多研究者想破解的一个谜。翻检研究资料,我们无法获得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只能判断其为中国本土产生的、集体无意识的教学实验活动。考察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对实验作出初步分析判断,对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探索者都会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一、何谓语文“学案”教学实验
语文“学案”是一种以学定教、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一体的语文学习活动方案。这种方案一开始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结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王策三先生指出:“教学实验是起源于教学活动本身所固有的尝试性妖紫魔魅,它是由教学活动本身所固有的实验性因素发展而来的。”[2]江苏东庐中学尝试了十年,青岛城阳一中尝试了五年,河南师范大学附中尝试了五年,在这些教学实验中,语文“学案”有差异,也有“共性”。我们将根据共性描述其基本特征。
(一)“学案”的核心要素
“学案”的核心理念可以从学案的“案头”设计反映出来。实验学校的教师在每一份“学案”的开始部分都花了不少心思,都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具体地说包括四个要素。
1.学习目标。所谓“学习目标”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学会以前不会的东西。教师确立学习目标有三种考虑:一是课程标准,二是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三是课文的文体特征。考虑教师的教,教师会关注教授的知识体系;考虑学生的学,设计者会考虑学习活动的合理有效。我们不妨看看江苏东庐中学徐晖老师设计的《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语句,着重从肖像、语言描写中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形象;(2)走进巨人,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在熏陶感染中培养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这个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品读”的主体是学生,“走进巨人”的主体也是学生。我们一再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这一点以前很少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学案则将这种理念自觉地付诸设计实践。
2.学习重点、难点。学习的重点、难点是指一篇课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之处和应该把握的重点之处。重点、难点是由教师确定的,因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认识更具权威性,所以重点、难点的设计更具学校的个性。当然袁子芸,一篇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角度,确定的重点、难点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贝贝草,通过语文组集体协商确定重点、难点,随意为之的现象就消失了。青岛城阳一中的尹娟老师围绕《再别康桥》确立的重点、难点是:分析康桥等意象,感悟“别离”的意境。河南师范大学附中张少振老师围绕《赤壁赋》确立的重点、难点是:欣赏文中的“水月”意象,体悟主客问答的哲理内涵。重点、难点不再是教师教案上的摆设,而成了学生课内学习、研讨、解决的热点。
3.学法指导。所谓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采取学习策略的指导。以往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大都使用“教学方法”,考虑怎么教。现在用“学法指导”,就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学上。东庐中学徐晖老师针对《敬业与乐业》设计的学法指导是: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语句和格言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特别要注意的是夜栈,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这种指导就是具体的读书方法的指导,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要求明确,方法具体,也便于学生操作。
4.学习过程。所谓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围绕一篇课文学习所进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往这个活动局限于课内教学,现在则包括了课前预习、课内研讨、课后延伸巩固三个部分。这部分将在下文展开论述。
(二)“学案”的核心内容
“学案”的核心内容存在地域差异,但是“三案”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1.预习案。预习案和以前的预习有同有异,其主要区别就在于学生要提出自己对新课文的期待,即我想学习什么。我们考察多所学校的预习案时,发现教师们把字音、词义、重点语句、作者、背景、阅读课文、评点当作了预习案的核心内容。有的学案明确要求学生要提出2~3个自己希望研究的问题。预习案为教师了解学情提供了基础。学生围绕这些要求读书、做事,学生的预习就自然落到实处。
2.课堂案。课堂案是指在课内实施的学习方案,这个方案改变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局面,课堂成了师生对话、研讨的活动过程。课堂案包括问题、自学、研究、交流等基本要素,因为学校具体情况的差异也就导致了课堂案设计的差异。但基本要素是相近的:检查预习,考查学生是否已经做好了基本的阅读准备。活动设计,课堂内师生有哪些学习活动,教师干什么,学生干什么,设计者要明示。问题引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合作交流要解决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小结,是对学习活动的总结,我学会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课堂案考虑的是怎样引导学生学,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3.巩固案。顾名思义,巩固案就是学习成果的巩固,这种巩固与以往的练习也有些区别,那就是围绕学习总目标,围绕课内学到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拓展延伸,以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教师们关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对文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第二,学生对课内学习的知识系统掌握得如何;第三,学生对课内实施的学习方法掌握得如何。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巩固训练,实际上就是要达到举一反三、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学案”教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语文“学案”是教师自发的教学改革行为,它是教师教学共同体进行的一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改革。这样一个实验过程一般要经过三年。
1.“学案”教学设计。一篇课文要教什么,以前是教师个体说了算。教师根据教材,根据教参,设计教学方案。这种方案因教师的差异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现在,“学案”设计则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大家共同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确定教什么。根据备课组的分析,由一位教师集中大家的意见设计成“学案”。
2.“学案”教学实施。教师和学生是实施学案的主体。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学案的部分内容,然后组织实施。“预习案”可以安排在课外,也可以安排在课内;“巩固案”可以安排在课外,但必须控制学生所用时间;“课堂案”是课堂学习的重点,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3.“学案”教学评价。“学案”的教学评价权利由备课组全体教师掌控。备课组根据学习进度、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可以适时适度地进行教学评价。这种评价不在于评价学生优劣,而在于查找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二、为何要进行语文“学案”教学实验
课程改革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专家课程与现实课程之间存在差异,如何平衡二者的差异,课程实践者必须做出选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这种尝试逐渐就变成了一种探索性教学实验。经过对8省20余所学校“学案”的考察,我们发现教师进行“学案”教学实验是基于如下几种考虑。
1.基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理念,经过十年的探索,这个理念已深入人心,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以生为本”“生本教育”“幸福教育”都是对这一理念的诠释。皮亚杰认为:“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地把心理结构的成熟的作用和儿童个人的经验或他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他所发生的影响的作用之间的界限固定下来,但是,看来我们应当承认这两个因素都是经常起作用的,发展是这两个因素不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3]皮亚杰揭示了学生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心理成熟、环境影响。语文学科自身研究的内容就决定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母语的活动,是学生走向言语自觉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习得母语,掌握母语的使用规律,获得对母语文化的认识。学生对生活世界的认识逐渐清晰,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逐渐形成。语文学习就是要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与认知成熟。“学案”教学实验体现的是一种“以生为本”的发展观,它要努力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通过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活动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
2.基于学习方式的转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何俊鹏。”[5]历经十年,转变学习方式已经成了教师的自觉追求。改革之初教师们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形似,近几年教师们开始追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内涵式转变。传统教学强调知识学习,把儿童等同于成人t5687,把心灵看作是白纸;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生学会创造,教学生学会生存。观念的变革引发的是行为的变革。一些学校硬性规定课堂40分钟,教师只能讲15分钟,要给学生25分钟学习时间。一些学校硬性规定学生先学20分钟,师生研讨20分钟。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发现机械地按照时间规定解决不了问题,实事求是、因课制宜是最好的办法。学案中的“预习”、课内的研讨、最后的巩固这一系列活动,都渗透着学习方式的变革。实验学校的教师也发现,教师讲的时间少了,学生反而学得更加主动自觉了,学习效果也更好了。学习方式转变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高一零班。
3.基于有效教学的实现。课程改革实施十年,人们期待课程改革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事实并不如人们所想。人们非常努力地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实践,教学依然变化不大。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叶辰良,教师用“满堂问”代替了“满堂讲”,效果依然不好。而在教育转型期,公众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校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对学生也提出新要求。学生负担越来越重,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提高。实践昭示人们,改变现有学习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学案”教学实验学校开始“以生定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间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课后学生合作巩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提高了。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的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就能够得到保证。
三、语文“学案”教学实验的反思
语文“学案”在东庐中学获得了成功,在浙江的西店中学获得了成功;在山东青岛获得了成功,在河南新乡获得了成功……“学案”作用逐渐被放大,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开始关注并加入这个实验群体。殊不知,任何一项实验都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学案”也不可能解决教学的所有问题。反思“学案”教学实验的利弊,也许能够给“一窝蜂”的实验者一剂清醒的良药。
(一)语文“学案”教学实验带来的变化
1.实现了课前、课间、课后教学设计一体化。课堂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每日必做。教师花精力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把教参上的东西、教案上的东西加工成自己的东西,形成教学的基本方案。这种设计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依托的。“学案”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设计程式,教师要把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一起设计。在上文“学案”的核心要素———“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法指导”中,都体现了教师对学情的分析与把握。而在“学案”的三案中,预习已经不是简单地读读书、查查词、写写字,而成了教师了解学情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预习时会提出自己对课文的基本思考,需要学习什么、研究什么,学生会在预习时作出表达。“课堂案”也不再是教学的讲稿,傅小芸而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活动方案,学生需要干什么,教师需要干什么,活动方案都有明晰界定。“巩固案”也不再是简单的练习,而是学生拓展延伸的活动。这种一体化设计真正将学生的学习置于中心地位,“以学为本”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2.实现了学习方式真正转变。学习方式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行政命令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事实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学习观的转变。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在改革之初针对学情努力做到:尽可能把时间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有事做,尽可能减少课堂组织环节,尽可能快地反馈,尽可能多地鼓励军情时间到。就是这五个“尽可能”,学生的学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厌学语文的现状改变了,代之而来的是学生问题多了。学习《老王》,学生就提出来文章末尾“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与原文不一样,原文是“这是一个多吃多占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学生认为“多吃多占者”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与老王送鸡蛋、香油照应,能够突出文章的主旨。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这是教材编者改的,是出于语言整齐考虑的,“幸运者”与“不幸者”相对应。学生的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验学校已经逐渐变为现实。
3.实现了师生交往的转变。课堂教学始终存在教学主体的问题,教师主体说、学生主体说、主体互换说、主体间性说都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在语文“学案”教学实验中,大家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教师与学生是在学习活动中平等地、民主地实现交往的。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对话美玲凯,“学案”教学实验学校的课堂上,师生对话明显增多了。学生在预习时发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在课堂上他就要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会耐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真正让每个学生学会自己希望学会的东西。肖川指出:“师生对话的核心,是师生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坦诚相见;是师生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关照、互相包容、共同成长的关系,它不仅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6]“学案”教学实验打破了教师的课堂垄断,师生关系民主了、平等了,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
(二)语文“学案”有待解决的问题
1.“学案”设计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学案”是由备课组集体设计的,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体现的是“共性”的特征。一个备课组的教师都拿着一套教学方案去实施教学,就会出现多人一面的情况小报排版。于是,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就提出实施“大一统”的学案,教师的个性如何体现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鲜明的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实施“大一统”的学案会不会泯灭教师的个性?
2.“学案”实施中的“学习活动”与“练习”之间的关系。语文“学案”为了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许多学习活动留给了学生。学生预习寻找要解决的学习问题,学生课内研讨、解决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学生课外延伸、巩固已学的知识。学生做得多了,课堂教学有实效了,但是课堂教学沉闷了。特别是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实效,干脆就把“学案”课上成了练习课,“学案”又成了“练习”的代名词。正确对待“学习活动”,正确区别“学习活动”与“练习”成了“学案”教学实验的一个难题。
3.“学案”教学与常态教学之间的关系。“学案”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但是,它是否就是课堂教学的唯一形式,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实验学校教师的关注。一些地区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行“学案”,并且要求教师把每节课都上成“学案”课。这种教条化的要求无助于“学案”教学实验的深入,反而会引起教师的反感。一些实验学校的领导看到了“学案”的价值,就强求每位教师都要把“学案”应用到每节课中去,这种要求是违背课堂教学规律的。如何认识“学案”教学范式又成了当今的一大难题。
语文“学案”教学实验是一种本土化的教学改革行为,它的出发点是为了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的逻辑起点是“以学定教”,它的逻辑终点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正因为语文“学案”具备了这些特质,所以它才能在实践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可否认“学案”是实践者自发的行为,它还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者期待着理论工作者能够关注这项实验,提供理论支持,以便把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实验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5.
[2]王策三.教学实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5.
[3]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濬,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敏德瑞,20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6]肖川.论教学与交往[M].教育研究.1999(2):2.

本期责任编辑:赵博(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五期学员,任教于师大附中净月校区)
导师简介
张玉新,1963年生。吉林省教育学院高中部语文教研员,吉林省教育学会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玉新导师工作室”主持人。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曾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二十年,秉持“原生态”教学观,是“语文教育民族化”主张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长按“二维码”可以订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