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姐进行时赵匡胤与陕北府谷赵家山-赵氏宗亲

赵匡胤与陕北府谷赵家山-赵氏宗亲

点上面“趙氏宗亲”加入趙氏大家庭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趙;请点击上面“趙氏宗亲”关注,拥抱中华趙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趙氏文化,共建繁荣趙氏,传播趙氏正能量,这里是免费“查家谱、阅古迹、读资讯”一站式互动家族平台。
常回家看看
投稿为繁荣、弘扬趙氏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359723925!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陕北府谷县,黄甫镇赵家山村,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红石山梁。现在这里仅住有几户非赵姓人家,但这里千百年来流传着一个故事,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出生在这里,而历史的蛛丝马迹让人相信,传说未必是空穴来风。
赵匡胤与府谷赵家山
赵喜荣
流传数百年的故事说:很久很久以前,赵家山住着一户姓赵的人家,户主人叫赵弘殷。赵家有一女,年纪约十三四岁,与一少年郎一见钟情,常相夜会,共度良宵。时间久了,母亲发现女儿肚子异样,追问原由,女儿不得不如实相告,但女儿也不知此男姓啥名谁,家住哪里。父母抱怨之余想出一条计策,遂拿来一轴麻线和一根钢针,命女儿将线穿在针上,并嘱咐女儿待那男子再来临走时,乘其不防将针别在其后衣襟上。一日那男子又来了,女儿依计而行。第二天父亲立马沿着麻线找人,一路跟到井沟,只见那绳子竟拉到井里去了,最后发现麻线绳用针扎在一个王八的身上。赵弘殷一怒,这畜生成精了也不该欺负我女儿坏她的名声,命人把王八带回家宰杀吃了。不久,赵女产下一个男孩,赵弘殷的妻子杜氏对外声称孩子是自己生的。此前杜氏已有一子名叫赵匡济,所以这个孩子就挨着起名叫赵匡胤。

赵匡胤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时候了。赵家山没有学堂,要到黄河对面河曲县所辖的唐家会读书。村里有人发现,赵匡胤过黄河并不坐船,他到了河岸边,就有一个怪兽从水中出来,驮着小匡胤霎时就过了黄河,大家无不称异,但又不敢说破。
这里的黄河冬季结冰封河,其他季节水满河宽,鱼下鸟上,生机盎然。赵匡胤少不了在天气暖和时和小伙伴们到黄河里游水嬉戏。他的小伙伴有火山王杨衮的儿子杨业(杨家将今多说祖居麟州(神木县),其实五代初杨家应住在离赵家山不远的山西杨家寨),他们在水中还常能见到一个穿红裹肚的小男孩和他们一起玩。一日赵匡胤和杨业游完泳上了岸,见到一个白须白发的老人在岸上观看他们玩耍,便迎上前去见礼。老人朝他们打量一番,便说道:“每天和你们一起玩的可有一个穿红裹肚的小男孩?”二人异口同声答说:“有啊。”老人说那是一条龙变的,如果谁能将自己家先人的骨头放入龙口,将来必得天下,二小儿莫名其妙,望了一下黄河,回头已不见那老者。二人半信半疑,回到家中赵匡胤就赶紧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奇怪,心想匡胤父亲是鳖精,也许是仙人指点,让其儿子出人头地也未可知,随后就把保存多年的王八骨取出,将前因后果如实告诉了儿子,这时赵匡胤才知道身世。母亲把王八骨用红布包好交给小匡胤,杨家的孩子回家后先人骨头需到祖坟里去挖。第二天孩子们早早就去黄河里玩,玩的高兴时,那穿红裹肚的小男孩突然变作一条巨龙,在水中飞舞起来,赵匡胤眼疾手快,把自己家的红布包放入龙口,这时杨家的小孩也游到龙的身边,正想把自己家的红布包也放入龙口,不料那龙竟把嘴合上了,赵匡胤忙帮着往开掰,那龙嘴就是不往开张,无奈,那杨家小孩只好把自己家的红布包挂在了龙的角上(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杨家只能世代为赵宋挂帅领兵)。

赵家山东北方不远有个紫城寨,驻扎着外邦一个王爷,一日赵匡胤到那里玩耍闯了大祸不敢回家,躲在黄河岸边的石洞(这里人叫石窑泊)内。紫城寨王爷派人到赵家多次要人,家里人告诉来人说赵匡胤许多天没有回家了。王爷听了回报,很不高兴,决定夜里亲自带兵丁去捉拿。结果仍然没有捉到人,王爷恼羞成怒,命人把赵家放火烧了,可怜包括赵匡胤母亲在内的赵家在家的人口全部化为灰烬。赵匡胤在石窑泊看到如此情景,也不敢再回赵家山了,在石洞内藏了几天就过了黄河,在山西一带过起了流浪生活。后来参军打仗,再后来就当上了皇帝。
壹史书存疑的赵匡胤身世
赵家山流传千百年的赵匡胤身世故事,并不能使人确信赵匡胤就出生在赵家山。历史文献记载又是怎样的呢?
查阅宋史和五代史等文献发现,历史上关于赵匡胤家事的文字记载既不完整,又多矛盾,好多地方还显得神秘兮兮。特别是官方史书记载的赵宋皇帝出生的史料混乱不堪,太祖、太宗出生情景充满离奇的神话色彩,让人无法相信这些记载。
据宋史《太祖本纪》载:“后唐天成二年,帝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月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杨文公《谈苑》亦载:“太祖生洛阳夹马营,生之夕,光照一室,胞衣如菡萏,营前三日香。至今人呼‘应天禅院’为‘香孩儿营’。”据此,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好像是确凿无疑的。然而,据《烬余录》载:“宣祖微时,道出杜家庄,避雪门外,庄丁见状貌英伟,延款饮食。久之,主人爱其勤谨,赘为第四女婿,遂生太祖、太宗。庄前旧有洼,名双龙潭,至是乃验。”《烬余录》写赵匡胤、赵光义出生于杜家庄,可见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之说,在当时也是有争议的。
宋史里还说,后梁被后唐灭,赵敬殉难,他的儿子赵弘殷为躲避父祸,逃难到今洛阳郊外的夹马营,被乡绅杜爽招为赘婿,定居于此。给人的印象好像杜家就住在河南洛阳夹马营。那么,杜家究竟住在什么地方呢?当代学者李荣新、曹源、曹慧卓在《正定风采》中写道:“长期以来,关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之母杜太后故里存在着种种说法,我们为撰写地方志《走进古城正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找到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包括《宋史》、宋朝范镇的《东斋记事》以及元代苏天爵的《滋溪文稿》等),从而发现了历史真相——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之母杜太后故里为河北正定临济。杜太后祖籍定州安喜崔宇革,至杜太后时杜家已经在正定居住数代。”
由上可知,夹马营和杜家庄是两个相距很远的地方,因此,赵匡胤的出生地在有关文献记载里是有很大分歧的,或者说都是不真实的。其实赵匡胤既不是出生在洛阳夹马营,也不是出生在杜家庄,因为赵匡胤出生时赵家根本就不可能住在这两个地方。

史载,907年,朱温封成德节度使王镕为赵王,赵王王镕在后梁与晋国之间反复归顺,左右逢源,朱温于912年死后,王镕又归顺晋王李存勖。921年兵变中王镕全家被杀。王镕是唐朝成德节度使王景崇的儿子。917年赵弘殷由河朔来到正定,经岳父杜爽托情在王镕麾下效力,“曾率五百骑兵援助后唐庄宗于河上,把后梁朱温的军队杀了个落花流水,为建立后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庄宗爱其英勇,留典禁军,驻守洛阳,于是举家迁往洛阳定居”,由此可知,赵家迁往洛阳的最早时间也在923年以后。可是,“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被乱兵所杀,赵宏殷是李存勖的功臣,曾留典禁军,驻守洛阳,此时如果没有战死,那应该是“走为上”了。所以赵匡胤927年出生,其时赵家不可能还继续住在洛阳夹马营。
那么,御姐进行时赵匡胤出生时,赵弘殷一家是否还住在杜家庄呢?《宋史·后妃上》说杜氏:“既笄,归于宣祖。”杜氏16岁为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可见他们成亲的时间为917年。王镕于921年兵变被杀,赵弘殷不可能继续呆在正定,也就是说赵弘殷一家在正定最多只居住了四年。宋史记载,赵匡胤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这就应该说,赵匡胤、赵光义不可能出生在杜家庄。当然,赵弘殷一家也不可能一直住在杜家庄,因为那时河北一带连年战乱不停,而赵弘殷又是“为避父祸”来到正定的,现在赵王王镕已死,没有了依靠,他必然要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安家。
贰迁居赵家山的合理猜想
再来分析赵弘殷一家会迁往哪里。由于朱温于912年死后,王镕又归顺晋王李存勖,其继任者义子王德明(即张文礼)在杀害王镕的第二年被晋王李存勖发兵杀死,赵国灭亡。也就是说原来赵国、燕国的属地,922年都已经是晋国的国土了。而洛阳夹马营还在梁朝治下。由于赵弘殷一直在赵王王镕麾下,并曾“率五百骑兵援助后唐庄宗于河上,把后梁朱温的军队杀了个落花流水”。所以,这时的赵弘殷一家不可能迁往后梁的洛阳夹马营。他只有逃到比较友好、安定的晋国。
有人考证,在山西孝义县吕梁山区的西辛庄镇境内,发现了赵匡胤的祖母“宣皇圣母陵”、外曾祖父“刘宣王陵”,及其父赵弘殷的“宣皇原”等多处赵宋皇室遗迹,且在多种山西地方史料中都有明白的记载,以赵匡胤父亲谥号命名的“宣皇原”,在下马宽村北二十里驿马乡境内。据考:赵匡胤登基后,其父赵弘殷被封谥为“宣皇”;“宣皇圣母”刘氏和“刘宣王”乃是赵匡胤之祖母、外曾祖父之封谥。以孝义县王才堡有“宣皇圣母墓”、下马宽村有“刘宣王陵”以及驿马乡有“宣皇原”等地名的情况看,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早年曾经在这一带活动、谋生,后娶刘姓之女为妻,并在这里生下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以后才产生了“宣皇原”等地名。
从以上事实可以说明,赵弘殷曾在晋西北一带生活过,或者工作过。因此,对当时形势下哪里更安全心中有数:五代初期,唐王朝北方分裂割据为后梁和晋国、赵国、燕国、北平国等国,那时山西全境和陕北府州、麟州归晋国管辖。河西府州既在长城以内,又有黄河天险,而且折家数代在此为官,长期保持稳定的局面。赵家山又是府州东临黄河的一个偏僻山梁,周围人烟稀少,探视也较方便,所以赵家在这里安家落户就成了一种合理的选择。
叁赵匡胤出生在赵家山的可能性
赵家山千百年来并没有一户姓赵的人家居住,赵家好像一夜蒸发了,这和故事里讲的赵家被火烧灭门的情景非常吻合。宋史《列传第七》载,太祖“有姊一人,未笄而夭。建隆三年,追封陈国长公主。元符改封荆国大长公主。政和改封恭献大长帝姬”。说明赵弘殷有一个比赵匡胤年长的女儿,且是“未笄而夭,这就为其在赵家山未婚产子提供了可能性,故事中赵匡胤的亲生母亲可能就是陈国长公主。
说是故事,但故事中与赵匡胤有关的遗迹物证在赵家山如今仍然留存完好,有赵家用过的水井,赵匡胤读书的唐家会今就在赵家山对面的河曲县城附近,赵匡胤犯案的紫城寨就在赵家山西北不远处的山顶上,赵匡胤避难的石窑泊就在今尧峁村北的黄河岸边的石崖上。代代相传的故事、历历在目的遗迹物证互相印证,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陕北和晋西北一带常把紧临建筑物的崖头叫“垴畔”,奇怪的是赵家山赵家用过的水井一侧的山崖顶端不叫垴畔,而叫“井龙头”,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崇尚龙文化,龙在天为神,在地为天子,凡地名带龙字的地方,要么是地形像龙,要么是与皇帝有关的地方,那赵家山的井龙头不就象征着这里出过皇帝赵匡胤吗?

赵匡胤的皇位不传子而传弟,据说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也就成了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杜太后的话听起来也挺合理,但是实际上赵匡胤50岁(976年11月14日)去世,两个儿子已分别到了25岁(魏王赵德昭951—979年,太祖次子)和17岁(秦王赵德芳959—981年,宋太祖第四子 )。无论传位给哪个儿子,都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七岁孤儿断送江山的局面。史书记载赵匡胤死亡的当天夜里与赵光义饮酒期间出现“烛影斧声”,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争论一直存在。总之,宋太祖没有留下传位遗诏,宋代官修的《实录》《国史》和《长编》《宋史》等书中也没有太祖的传位遗诏。宋太宗即位属于自立。赵光义篡位的政治基础游移、暧昧,难以服人,所以赵匡胤并非赵弘殷和杜太后的亲生儿子似乎有了解释。正如赵家山的故事所说,赵匡胤是他们女儿的私生子,他们本来是赵匡胤的外公、外婆,为了使家丑不外扬,对外宣称赵匡胤是他们的儿子,在女儿被烧死后,他们便成了赵匡胤实际上的养父、养母。他们要想方设法在赵匡胤之后把皇位传到真正的赵家子孙手里。不管“金匮之盟”还是“烛影斧声”,都是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措施。

有文献说幼年赵匡胤生活在山西,青年时在晋西北一带流浪,当然也包括赵家山。相反,如果赵匡胤出生在洛阳夹马营或者正定杜家庄,那怎么会在山西流浪呢?
赵家山的故事里出现“王八精”并不影响赵匡胤出生在这里的真实性。当赵弘殷沿着麻线在井中找出一只带针线的王八时,他们确信是千年王八精和他们的女儿做了苟且之事,这一事实自然为周围百姓所接受,因而流传至今。其实赵匡胤的真正父亲也许就是赵家山附近的一个小伙子。
有人对赵匡胤出生在赵家山的传说不屑一顾,认为“王八和人生了个赵匡胤”是无稽之谈。然而文字记载的史料含糊、神秘,同样困扰着历代史学家。口头流传的赵匡胤出生地,遗迹原貌留存,情节完整合理,其发生时间刚好是对史料残缺部分的补充。因此,赵匡胤出生在府谷赵家山是传说抑或蕴含史实。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
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世系
高祖父:宋僖祖文献皇帝赵朓
曾祖父:宋顺祖惠元皇帝赵珽
祖父:宋翼祖简恭皇帝赵敬
父母
父亲:宋宣祖赵弘殷
生母:昭宪太后杜氏
庶母:陈国夫人耿氏
兄弟姐妹
大哥:曹王赵匡济
三弟:宋太宗赵匡义(赵光义、赵炅)
四弟:魏王赵廷美
五弟:岐王赵光赞
姐姐:名失考,追封陈国长公主,后改封荆国大长公主、恭献大长帝姬
妹妹:名失考,封号燕国长公主,追封大长公主,后改封秦国大长公主、恭懿大长帝姬
后妃
孝惠皇后贺氏,生魏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燕懿王赵德昭、舒王赵德林 滕王赵德秀
孝明皇后王氏
孝章皇后宋氏
子女
儿子
长子 滕王赵德秀,早亡
次子 燕懿王赵德昭,其九世孙为宋理宗赵昀
三子 舒王赵德林,早亡
四子 秦康惠王赵德芳,早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贤王原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赵昚
女儿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初封昭庆公主,进封郑国公主,改封秦国公主。进封秦国长公主。后改封魏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封贤肃大长帝姬)
鲁国大长公主(初封延庆公主,进封许国公主。改封晋国公主。进封晋国长公主。进封晋国大长公主。改封鲁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肃大长帝姬)
陈国大长公主(初封永庆公主,进封虢国公主。改封齐国公主。进封许国长公主。追封许国大长公主。改封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年间改贤惠大长帝姬)
北宋除赵匡胤外,其他皇帝皆为其弟赵匡义(宋太宗)的后代;而南宋除宋高宗赵构、宋正安帝赵旉之外,其他皇帝都是赵匡胤之后代:赵匡胤之子赵德芳的后代有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后代有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宗(宋恭帝)、宋端宗、宋怀宗(宋幼主、宋帝昺、宋祥兴帝)。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关注趙氏宗亲,十万宗亲等你来这有
古往与今来
族谱与祖训
名人与古迹这里
弘扬趙氏文化
传承趙氏精神

世界趙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628324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