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教务处晋风晋韵晋情——翼城花鼓-方志山西

晋风晋韵晋情——翼城花鼓-方志山西

国家级非遗翼城花鼓 (摄影:侯霆)
翼城花鼓是翼城各地春节闹社火的主打节目,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谣“正月初一到十五,翼城东西南北走,百岁老翁五岁童,花鼓打的震天响”,道出了翼城人民欢庆新春的热闹景象。2006年5月,翼城花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杨作梁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翼城花鼓 源远流长
翼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西通陕甘,东达豫赵,自古为咽喉要地,是三晋大地的起源之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传承的翼城花鼓就是这方厚土生长出来的一株昂首怒放的红牡丹。她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节奏明快活泼,气势恢宏壮大,不仅受到当地劳动人民的喜爱,更远播陕西、内蒙古、天津、河南等地。
翼城花鼓艺术相传始于晋末时期,盛行于唐朝。翼城县的杨家庄是传统花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庄里的花鼓高手杨生汉回忆,他家传花鼓已有30多代。每当花鼓声响起掠心女法医,艺人们总要唱起一段花鼓歌:“唐王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得热哄哄”。同庄的杨延山、杨生源介绍说,这首歌被刻在一块高100厘米、宽70厘米的木牌上,供奉在杨家祠堂内,杨氏族人每逢过节都要上香祭奠,尊为“传家宝”。木牌上落款“大唐贞观三年三月初十”,由此可证,至少在唐朝,翼城花鼓这种表演形式已十分盛行。

上海世博会上的翼城花鼓 (摄影:黯色男人)
历代编纂的《翼城县志》对翼城花鼓也多有记载隐世者们。如民国16年版《翼城县志》有:明孝定李太后,系翼城西关籍人。其父下世后回乡探亲,适逢元宵节,李太后观看了正月十五闹社火的表演,尤对花鼓大加赞赏,当场赏银300两。后来乡民们为了表达对李太后的赏赐之恩,在城里建了娘娘庙。每年3月16日的迎神大会上有旋娘娘活动,娘娘旋到哪里,哪里的花鼓就敲得震天响。故3月16日有翼城花鼓盛会之说。

杨家庄农民花鼓队喜庆丰收 (摄影:黯色男人)
翼城花鼓最早用于祭祀、赛会、结社和社火,每年活动必离不开花鼓,由此推动了花鼓的普及和发展。翼城花鼓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每年春耕之日,人们用震天的花鼓、热闹的集会游行来唤醒大地,催促春耕,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花鼓也就成了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精神寄托。当地盛行的迎神赛会,也为翼城花鼓的成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至解放后,翼城花鼓纯粹成了一项民间社火、节日庆典的群众文化活动。
早期的翼城花鼓只有一个鼓,后来演变为多鼓,如三鼓子、七鼓子,最多时身绑九个鼓,称“满天星”。花鼓的绑法很有说头,将鼓右高左低系于下巴处的是高鼓,稍斜挎于胸前的称中鼓碎丹青,在腰部挎的鼓为低鼓。系鼓的位置不同,打法也各异,如单鼓子是用双手在鼓的两面敲打,右手强拍,左手弱拍;多鼓打法,一般在高潮中上阵,鼓手们双手持槌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快速地飞舞,不时变换着位置,或跑、或蹲、或贴地、或左旋右转、或拧腰甩膀、或踢腿跺脚,鼓点始终清脆响亮,热烈奔放。
2012年北关小学少儿花鼓走进央视少儿春晚 (摄影:郭慧)
形式丰富 异彩纷呈
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大体上分三种:行进表演、广场表演和舞台表演。
行进表演神魂召唤师,一般是在重大节日、喜庆集会时龙啸大明,在大街上边走边打的表演形式。通常为大苏锣在前开道,鼓队在后敲打。鼓点多是比较缓慢的[五流水],常有1一2名小丑和数名手持花扇的女娃子在前跳后窜地活跃气氛。花鼓队走到人群多的地方停下来打一排子,露露绝活,在观众的喝彩声中结束,继续前行。
广场表演,是翼城花鼓表演的主要形式。每年的正月十五闹红火多采用这种形式。种类上有:
一是带女苗子的表演。随着大苏锣嘡嘡声的响起,一群女孩子和引人逗笑的小丑,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奔向场地中央,在阵阵花鼓声中,女苗子时而“双龙咬尾”“二龙嬉水”,时而走“剪子股”“风搅雪”等,在场中往来穿梭,小丑的着装、各种幽默表演总是引得人们阵阵欢笑。一段完后,女苗子就唱一首翼城民歌,之后常常是一阵欢快热烈的鼓点。这是一种最传统的翼城花鼓表现形式。
二是群鼓表演。属于集体表演形式,人数众多,往往在高潮中出现。表演时动作铿锵有力,整齐划一,讲究各种队形的变换和双脚的快速移动。鼓点越打越急,速度越打越快,一气呵成,最后在集体造型亮相中结束。其气势雄伟壮观,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最强,是花鼓表演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表现形式。
三是杂耍花鼓。借用杂技的技巧形式,在空中表演,有杠上花鼓和高跷花鼓两种,表演者往往是花鼓队里的技术拔尖者。华中农大教务处杠上花鼓,分为单人、双人、三人及多人高低杠。鼓手们蹦跶着或翻着跟头跃进场内,变换着节奏敲打着花鼓。与此同时,架杠的人很快将杠架起,鼓手们边击鼓边上杠,像猴子一样灵巧,不时变着鬼脸造型,一会儿是“空中取酒”“仙人过桥”,一会儿是“蝎子倒挂”“老虎张口”,令人惊心动魄。踩高跷表演,则另有一番风味,在人们的仰首聚目中,鼓手们脚踩丈余高的跷子打着鼓走圆场,基本动作是走剪子股高义山,技艺高的鼓手不时来一个高难度的劈叉,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轻松跳起,赢来喝彩一片寻秦记连晋。这种高难度的花鼓技巧已多年不见。
四是对鼓表演。民间称这种打法叫“二龙戏珠”,基本打法是:两个鼓手分别咬住鼓上的两条绸带往后拉,使一鼓悬在空中,互相交替对打。同时运用转身、跪地、掏腿等技巧进行表演。妙趣横生,极具观赏性。

翼城花鼓在武汉喜获群星大奖 (摄影:侯霆)
舞台表演。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表演形式。多用于大型庆典或综艺晚会,多为命题创作,即根据主办方要求设计画面,并冠以主题名称。春晚节目名称多带喜庆色彩,如《喜迎春》《欢庆锣鼓》等;专题庆典注重体现地域特色和活动主题,如《黄河鼓娃》等。由于其艺术特点粗犷、豪放,一般多用作开场或压轴节目。舞台花鼓的另一种表演形式,即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进行编舞,如《正月十五观灯》《工农大联盟》等。
花鼓的基本打法,无论哪种表演形式都要上身灵、下身沉。上身灵动要拧、涌、晃、绕、推、耸、扭、摆、摇,下身多用蹲、跳、踢、转和骑马蹲裆式、弓箭步等。这些套路的有机穿插形成了翼城花鼓的特有风格:“气势逗人似猛虎,神态逗人像顽猴,灵巧多变姿态美,铿锵有力快节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翼城花鼓的音乐,以鼓舞的花鼓为主奏乐器,担负着表演道具、打击乐器和伴奏乐器的功能。陈雁升领奏乐器是大锣,起着指挥作用,虽也参加表演,但主要还是担任伴奏。呆锣又名引锣,为辅助乐器,敲击花点烘托气氛。基本鼓点有10余个,衔接灵活,但有一定规律。如[五流水](亦叫五框和乱槌),多用于开场和出场;[急刹锣]和[慢刹锣],多用作变队形和动作;[一点油][花流水]和[十二槌]等曲牌,多用于中间表演;[动四槌]多用于结尾;[花流水]系[五流水]的变奏和发展,在8拍基本点的基础上,能无限循环反复,节奏可任意变化,在打法上可以随时加花,它是换点的过渡。
在打花鼓的停顿期间,一般都要唱歌,多为本地民歌,由鼓手和女苗子领唱,众人齐和,不用乐队伴奏班内网。定调由领唱者掌握,且唱时不舞、舞时不唱,演唱内容与舞蹈无密切联系。民歌曲调主要有“喜迎新年”“荡秋千”“姑嫂观灯”“绣荷包”等。
翼城花鼓的道具主要有花鼓、大苏锣、呆锣、扇子和手帕等。
花鼓,又分为头鼓、胸鼓、腰鼓和腿鼓。其中,头鼓长18厘米,直径8至10厘米;胸鼓长22厘米,直径13厘米。花鼓鼓腔是用软质木料掏成空心农家俏茶妇,两端蒙上牛皮,在鼓帮上做两个可以系绸带的环,然后用油漆漆成红色。鼓槌粗1厘米左右,长15厘米,两端做成略大于槌身的圆形,并在一端系上彩布如同流苏作为装饰。

翼城花鼓伴奏乐器大苏锣 (摄影:杨世尧)
大苏锣,是整场表演的指挥者,常运用“急刹锣”“慢刹锣”等手法指挥出入场、队形和曲牌的变换。出场表演或行进表演的大苏锣,是把一根藤条(或木板)一端系在背后的腰带内,另一端制成弯形从左扇上延升到胸前挂上大锣,并用绸布把藤条(或竹板)缠上,挽上大花作为装饰。数量是根据表演队伍的大小而定,有用2个的、4个的、6个的,队伍越大数量越多,为了对称多用偶数。
女苗子用的道具扇子和手帕,过去都用纸和绸布自做,现在多为市场采购。丑角的鸡毛扇与诸葛亮手中的扇子样相似。拨浪鼓就是旧时走村串户的货郎用具,现在的儿童玩具鼓。
花鼓是翼城县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起花鼓庆丰收,打起花鼓把年过,打起花鼓娶媳妇,打起花鼓闹满月,天黑打到公鸡叫,天亮打到日头落,一时不听花鼓声,凉水盆里着了火”的民谣形象地表达了翼城人民对花鼓的喜爱,见证了翼城花鼓之乡的深厚群众基础。20世纪60年代,翼城花鼓迎来了黄金时期,进京演出时,表演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80年代以后翼城花鼓再现辉煌,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博园大放异彩。
非遗项目 薪火相传
江山代有才人出。翼城花鼓的代代相传得益于一茬又一茬花鼓艺人的薪火相传。据《翼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记载,在翼城花鼓主要流行地西贺水村、封比村、杨家庄、浍史村、古署村、庄里村和陵下村等,花鼓传承已有三代或四代的历史。最著名的传承人有:
西贺水村的康业才,16岁时以“杠上花鼓”和“多鼓”一举成名。他长年活跃在山西、陕西的沿黄区域,有“黄河两岸花鼓王”的美誉。
封比村的张增发,是翼城花鼓传承传播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13岁时,他头扎朝天小辫,站在一人高的双杠上打花鼓,形象十分可爱,有“花鼓十三红”的美名,足迹遍布晋陕豫、京津冀。
杨家庄的老艺人杨作梁,自幼拜师学花鼓,以“三鼓朝阳”最为拿手,名扬四方。晚年,他拖着多病的身躯匪侠,传承花鼓技艺,培养了一大批花鼓新秀。2007年杨作梁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翼城花鼓”代表性传承人。
宋庆云,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杰出传承人,为翼城花鼓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五个春夏秋冬,她奔跑在翼城的乡乡村村,收集翼城花鼓老艺人的原始资料。她把老艺人张增发请到家里,管吃、管喝、管住。用黑白胶片记下了张增发一辈子打花鼓的真经。她所编写的《翼城花鼓》一书,成了普及翼城花鼓这一优秀民间文化的权威教材,为翼城花鼓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宋庆云还对传统的花鼓技艺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库尔德王,将单一的打法变成了鼓中有舞、舞中有鼓的新型艺术形式,使翼城花鼓表演起来生动、活泼、风趣,充满了昂然向上的生气。由她亲任教练的翼城北关小学少儿花鼓三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金奖、六上央视春晚系列、八次斩得国家级艺术大赛金奖。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作梁 (摄影:杨建军)
在翼城花鼓领军人、原县文化局局长侯霆、副局长张娟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十年耕耘下,翼城花鼓这一传统文化精品曾荣获“全国群星大奖”、三次走进央视系列春晚,翼城县两次被授予“中国民间花鼓艺术之乡”称号。翼城花鼓已成为三晋大地著名的文化品牌,百余支花鼓队不仅活跃在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还远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地的文化产业部门还研发生产了工艺系列花鼓产品,形成了富有翼城地方特色的花鼓产业。现在,花鼓已成为翼城最响亮的文化符号,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排头兵。

2008年翼城花鼓亮相中国文联春节晚会
(摄影:黯色男人)
责编:王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