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回报二号混合手机人工智能离我们有多远?-爱否科技

手机人工智能离我们有多远?-爱否科技

主笔|阿沐
大家好,本期问题来了的问题是,手机人工智能离我们有多远?
2016 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哼,他们还说 2015 是 VR 元年呢!)但其实对我们吃瓜群众来说,人工智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并没有多么的神秘或者高大上,大多数人也早在少年时期就接触过了,比如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甚至最简单的,你总玩过黑白棋,五子棋吧?是的,广义来说,所有模拟人的行为的智能都属于人工智能。

早在 1955 年,美国数学博士 John McCarthy 就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在此后的数十年,人工智能就如同金融风暴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带一波节奏,赵欣培又随着资本的被掏空而销声匿智宏法师迹。随着人们对于人工智能了解的加深,也逐渐演变出两种对立的观点,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人类能够制造出能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于露露,并且这种机器有着自我意识,能够自主思考,属于一种全新的物种和文明,终极形态是远超人类思考能力的超级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绝代艳修之旅,ASI)。科幻作品中也不乏对于强人工智能的思考和担忧,黑客帝国,终结者系列更是将机器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和人类的世界末日联系在了一起华夏回报二号混合。当然了,这种场景在现实中发生可以归入有生之年系列。
2016 年,人工智能概念再一次被热炒,除了早已在人工智能上布局的谷人希,牙膏厂,肾果,田牌等老牌科技公司以及国内的 BAT,科大讯飞等,就连手机厂商也加入到了「沉迷 AI,无法自拔」的大军中。

然而,即使是到了 70 多年后的今天,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的许多努力,例如 IBM 的 Deep Blue,Google 的 Alpha Go,以及这一期的主角,主打智慧系统 Magic Live 的荣耀Magic,这些主流科研的产物,都只是局限在弱人工智能的观点中。
换句话说,这些机器主要是通过越来越多的代码,不断扩大的数据库和不断完善的深度学习,在某一项或几项领域模拟出如人类一般的思考能力。他们并不具备人脑的感知、思维、情感、交流等能力,也并不会拥有自我意识。
话虽如此,所谓的人工智能手机,在 2016 年这个时间点来说,相比以前的智能手机又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荣耀Magic 来探讨这个问题王晴川。
体验
现在但凡是部智能手机,都巴不得跟人工智能扯上关系,告诉用户自己多么智能,几百天研发几百项改进几十项新功能。但是一边看着一部部发人深省的科幻片,一边看了看手中的智能手机,更能体会到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的差距。
伟大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所以经过一番思考,我们深刻的意识到,要想成为钢铁侠中集笑料,管家,智商担当为一体的 Jarvis,智能手机至少还有这三步需要走:

首先,让我们闭上眼,梦回十几年前的塞班王朝,那时候的智能手机(哼,智能手机),不收集任何的用户数据,以天气为例,城市需要手动添加,点开查看天气,没有推送。能你所不能。这个时代手机系统收集的用户数据:0。

接着,风云突变,领先者终将落后,2007 年的初代 iPhone 伴随着 2007 年的第一场雪一同亮相。以 iPhone 的发布为分水岭,Android 的席卷天下为标志,从这以后的智能手机柳希龙 ,学会了收集用户地理位置信息,每天定时推送天气通知捷克俊逸。想你所想。用户数据的收集完成了从 0 到 1 的转变广末奈绪。

然后,把指针拨到 2027 年,这时候的 AI 手机(如果还叫手机),能够深度挖掘用户信息,根据你的作息时间智能推送通知,内容也不再是简单的天气信息,而是「明天天气有点冷,上周京东买的 Hurley 卫衣可以穿了神童庄有恭,跟那条 AJ 牛仔裤比较配,对了,那条 凡客 抹布已经用了三个月了,明天出门记得丢了…」。想你未曾想。这时候的手机,做到了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和环境数据,人机交互无限接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用户数据收集量:1 → +∞。

回到荣耀Magic,鉴于这一期的主题是手机人工智能,为了避免让观众跑题到「荣耀Magic 值不值得买」上面,先贡献几句微小的建议。经过各种科幻大片和前沿科技下的产物的轮番轰炸,人们对人工智能已经有了很高的,不太切合实际的期望值。所以如果你就是冲着人工智能系统买荣耀Magic皮克特奥特曼,那么不妨等一秒,看完视频再做决定;如果你只是单纯被它独特的外观和 40W 快充吸引,觉得这些已经足够驱使你买下它,那么接下来我要说的,对你来说,影响不大。
模拟一天使用
4月15日,星期六。

周末终于到来,拿起手机亮屏。微信上约朋友看场电影,系统识别关键字「看电影」,自动弹出最近的电影推荐。选择电影,订好票,提醒电影票信息收录在My Pocket,首页左划进入查看。躺在床上不想动,跟同事聊天,说起周一要提前半小时到,彭总要开小米6 直播动员大会,好,设置一个提醒。

没事做,刷刷新闻吧,看看电影频道有什么新闻,错过了什么值得一看的片子,嗯?这个电影不错,收藏一下文章。咦,上次收藏了一堆文章,今日头条的,UC头条的,腾讯新闻的,凤凰新闻的,网易新闻的,搜狐新闻的,界面的,ZAKER新闻的。嗯?「人民日报怒批王者荣耀」?这篇文章我很有兴趣,嗯,长按 Home 键呼出 deepthink,根据页面内容比如电影,音乐,风景,名人推送延伸阅读。好,帮我回忆下荆轲扁鹊这些名人分别是谁吧。嗯?嗯天洋城4代??嗯?苟乃鹏??

上 bilibili 看看视频去,嗯,爱否科技 FView,一看就知道还没更新,看看无印良品,2333 走心了老铁,收藏一波,哎哟收藏不了?算了,放弃。

刷刷京东,哇 iPhone 7 已经跳水到 5499 啦?什么,你告诉我 2600,什么鬼,看看,卧槽,以旧换新?不靠谱,还是看看价格走势吧。好了刷完了,不出意外啥也没买。也该出门看电影了,噢,荣耀Magic 自动关闭了 WiFi,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专门通知提醒。到了电影院,嗯,取票码已经准备好了。评论电影?不作评论,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滴高丽良。
回家,自动打开并连上了WiFi。收到了天气通知。体验结束。

不难发现夺爱夫君,荣耀Magic 定义的人工智能,最大的亮点,就是改被动为主动,减少用户操作手机的步骤。荣耀Magic 正面 UV 涂层下隐藏了众多传感器,用来检测识别用户所处的环境信息,自动调整和推送它认为用户需要的信息。包括下了飞机自动显示行李所在的传输带,打车自动填入预定好的酒店,以及抓取跟时间有关的内容生成日程提醒,都是基于这样的逻辑。

但是,相比起以上说的各种智能主动交互,打通了各种应用,包括第三方应用之间的数据,并且把它们整合到专门的界面里这件事,带来的意义要更大。京东做商城,于是你看不到支付宝支付,阿里巴巴做菜鸟联盟,于是你看不到京东物流。而在荣耀Magic 上两者的商品和物流信息居然能世纪大同台,就堪称历史性的一刻了。

从完成度来看,荣耀Magic 分别在深度和广度 +只加入了一些主流的第三方应用,比如视频并不是收藏当前页面的内容,而是另行在网上搜索视频名字进行收藏傅玉斌,成功收藏的腾讯视频的连续剧没有播放源,或者是识别成了别的电影,还有些视频,因为版权问题,无法收藏。比如商品,比较小众的网易严选就不在支持之列,主流的天猫京东点开后会先打开浏览器再跳转至 app,割裂感明显。至于钱包,也只整合了支付宝。

对第三方应用数据的整合能力不足,导致不同 app 之间有体验上的断层,直接击中了荣耀Magic 上 My Pocket 这项功能的命门,难以给用户带来足够和持续的安全感,来让他们养成长期使用的习惯雅荷四季城 。
总结
曾经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因素,一是作为核心的绯流琥 ,软件上的算法,二是作为基础的,硬件的性能。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算法也是层出不穷,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就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算法。在性能陪着摩尔定律度过的漫长岁月里,深度学习算法跟手机一样,有了长足的发展。

而第二步,性能。早在 2013 年,ARM 公司的 CTO Mike Muller 在 APU 大会上就提出了让 GPU 可以直接运行 ARM 兼容指令的设想。今年 4 月初, Google 发布官方 Twitter,详细介绍了「为 AI 而生」的处理器芯片 TPU 的规格,性能战场上目测形势一片大好。
相比这些桌面级的处理器,手机上的 SoC 就显得非常孱弱了。手机作为一个移动设备,难以承载大量的复杂运算和海量的数据规模。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人工智能的乐趣,无数的科研人员压缩模型,精简算法,只适合完成一些轻量级的辅助功能。

算法,性能之外,与用户息息相关的是数据安全。苹果 iCloud 的做法是软件加密加黑盒子,苹果不知道谁的数据属于谁,黑客也不知道。
荣耀在这方面要更加谨慎,荣耀Magic 对数据的分析和决策都放在本地处理,不上传任何个人数据,并做了芯片级的防护。这也意味着,一旦用户更换手机,旧手机长时间与你相处建立的默契和了解,将付诸东流,一切重新开始。在一起时少了个人数据(照片)外泄的担忧,分开后也少了可以留恋的回忆。

回到我们开头提出的三步走战略,2016 年的智能手机都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转变,开始向正无穷的目标前进。其中,荣耀是为数不多的提出了人工智能系统的厂商。荣耀Magic 在人工智能上明显看得要更远,领先竞品两个身位。使用体验上化被动为主动的热情奔放,尝试打通第三方应用的数据,持续挖掘个人信息和环境数据,这些做法更加接近我心目中对人工智能的定义。
荣耀Magic 的问题在于,主动交互覆盖面不够广泛,聊天内容的抓取算法上也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比如日程的建立就是简单的时间加内容抓取,第三方应用的支持力度和数据的识别能力依然不足,deepthink 的 think 也不够 deep,准确度和容错率都难以让人满意。
所以荣耀Magic 的人工智能,难以让用户产生「用了就回不去了」的依赖感,系统体验依然处在量变的阶段。荣耀Magic 可能并不会像普通产品线一样快速更新迭代,它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试水张锡铭 ,以及展示一下阶段性的成果的功能的吧。